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胰臟

Print

    胰臟

    1. 胰管擴大

    可能成因:胰管擴大之原因包含胰臟萎縮、慢性胰臟炎、胰臟腫瘤、及乳突週邊腫瘤(遠端
       膽管腫瘤、乳突腫瘤、或乳突旁之十二指腸腫瘤)。若因胰臟萎縮導致胰管擴大,應無不適
       症狀。若為慢性胰臟炎、胰臟或乳突週邊腫瘤所致,應有上腹痛、黃疸等症狀。胰管擴大多
       為超音波發現,繼以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膽胰管攝影確認及尋找病因。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
       攝影術可對可疑病灶行切片或刷拭細胞學檢查,或行膽管引流。內視鏡超音波則有助於胰臟
       及乳突週邊之微小病灶診斷,且可導引經內視鏡細針抽吸。

    ◆ 治療:若為腫瘤所致,多需手術切除。若為良性腫瘤,如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宜密切
       追蹤以防癌變。胰管擴大若為慢性胰臟炎或胰臟萎縮所致,則視症狀給予疼痛控制、消化酵
       素補充、或胰島素補充(若合併糖尿病時)。

    ◆ 追蹤:良性腫瘤,如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所導致之胰管腫大,若未行手術切除,宜每
       三個月追蹤影像學檢查,以防癌變。若為慢性胰臟炎、胰臟萎縮所致,亦須定期(如每半至
       一年)追蹤影像學檢查以期及早偵測可能發生之胰臟癌。

    2. 胰臟腫瘤

    可能成因:胰臟惡性腫瘤多來自胰臟外分泌腺,最常見為胰管腺癌,少於5%為胰臟內分泌
       腺產生之神經內分泌腫瘤。胰臟癌好發因子包含吸煙、肥胖、糖尿病或血糖代謝不良、慢性
       胰臟炎、及家族病史。胰臟癌在初期常無症狀、症狀輕微易被忽略、或遭誤認為消化不良、
       消化性潰瘍,直至發生上腹痛、黃疸、體重減輕、倦怠及食慾不振等症狀時,已侵犯胰臟週
       遭組織或轉移其他器官。在診斷上,超音波可為第一線之診斷工具,然而較小及位於胰尾之
       病灶則難以診斷;電腦斷層為標準檢查,可清楚顯現完整胰臟構造、腫瘤侵犯程度、及是否
       有腹內器官轉移;磁振造影膽胰管攝影術能對膽胰管作更清楚之描繪;逆行性內視鏡膽胰管
       攝影術及內視鏡超音波除診斷外,還分別能提供膽道引流及腫瘤抽吸或切片。

    ◆ 治療:胰臟癌的唯一治癒性治療為手術切除,然而僅有15%-20%患者於診斷時適合接受手
       術。大多數患者於診斷時已有周邊主要血管之侵犯或轉移,除手術外,還需(術前或術後)
       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兩者合併。有遠處轉移且虛弱、無法承受化療副作用之 患者,則
       適合緩和、症狀治療。

    3. 胰臟囊腫

    可能成因:胰臟囊腫包含常見於急性胰臟炎過後產生之偽囊腫,少見之非腫瘤性囊腫,及較
       常見之囊腫性腫瘤。偽囊腫之大小、位置、個數不一,缺乏上皮組織包覆,通常與胰管連接
       。非腫瘤性囊腫為包含單純囊腫在內的數種少見囊腫。腫瘤性囊腫包括漿液性囊狀腫瘤、黏
       液性囊狀腺瘤、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及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其中除漿液性囊狀腫瘤
       外皆有轉變為惡性之可能。胰臟囊腫大多無症狀,少數患者可能上腹痛、脹。多數胰臟囊腫
       為超音波、電腦斷層、或磁振攝影所發現,但常需佐以內視鏡超音波之診斷,或在部分案例
       導引細針抽吸囊樣病灶中之組織液,以供細胞學診斷。

     治療:原則上,有惡性轉變潛能之胰臟囊狀病灶(黏液性囊狀腫瘤、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
       、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皆應考慮手術切除。胰臟偽囊腫發現後,一般建議若小於6公分,可
       觀察6週。大於6公分或6週後仍持續存在之偽囊腫自行緩解之機會甚低,發生併發症之機會大
       增,故應接受手術,或較保守的,經皮導引或內視鏡引流術。

    ◆ 追蹤:有惡性轉變潛能的胰臟囊狀腫瘤若未接受手術切除,應密切(每三至六月)追蹤電腦斷層
       、磁振造影、或內視鏡超音波,觀察病灶大小變化及是否有局部壁增厚或軟組織生長,暗示惡
       性轉變之跡象。若為餘無惡性轉變潛能之囊腫,每六至十二月追蹤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