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忙碌的社會生活,缺乏運動,加上過多的高熱量飲食,導致有相當多比例的人有過重的情形。許多代謝性異常的疾病也會發生或是加重,包括高血壓及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腦血管疾病等。然而,減重是一條漫長的路,許多人聽到要好好飲食控制加上運動就打退堂鼓,而聽到要做減重手術又會有點擔心。
〝是否有更安全簡單的方式進行減重呢?〞許多人都想問這個問題。於是,就有胃內水球(Bioenteric intragastric balloon)的發明了。
所謂「胃內水球」,就是利用胃鏡,在胃部放一個400 – 700 cc的水球,藉由水球填充胃部,產生飽食感,以降低食物攝取量的方式來達到減重的效果。不過,胃內水球並非一個永久的治療方式,目前只建議最多可留置胃內六個月,若放置過久,可能誘發胃潰瘍的產生,甚至可能水球內水量漸減而使水球掉入小腸,造成腸阻塞。所以,在水球放至滿六個月後,仍需利用胃鏡將水球取出。
平均來說,在水球置放的半年內,體重約可降低10% ~ 15%。但先前的研究顯示,在將水球取出後,約有25%的人會在復胖。因此,單純仰賴胃內水球而達到減重其效果短暫且有限。故應利用水球置放的半年,整體性地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改變,並配合醫師及營養師規劃,讓自己借助水球的力量調整飲食並養成習慣,方能達到長期維持減重的效果。
對於病態性肥胖的患者,手術目前仍為首選,但對於未達手術標準的肥胖患者而言,通常指BMI介於30~35之間的人,若考慮減重,胃內水球是一個選擇。然而,胃內水球仍有些禁忌症,若有進行性胃潰瘍,裂孔疝氣,或動過局部胃部手術的人,就不適合放置胃內水球。另外,雖然胃內水球的安全性高,但並非一美容雕塑的工具,治療前仍需有營養師,新陳代謝科醫師,以及身心科醫師評估方可實行。
雖然胃內水球的置放僅約30分鐘即完成,全程也都在麻醉下進行,過程並無太多不適感。然而,置放後多半會有不適感,不適感以噁心嘔吐為最多,部分會有腹脹或胃酸逆流的情形。不適感通常會持續一週,尤其以前三天最為明顯。通常前三天僅能給予流質飲食(如果汁、米漿)或半流質飲食(如布丁、蒸蛋),待症狀改善後則可改為軟質飲食(如稀飯、餛飩、麵包)。若一到兩週後無症狀,即可服用固體飲食,但需注意仍需細嚼慢嚥,以免造成胃阻塞。
若針對胃內仍有疑問,歡迎至本院減重團隊之門診做進一步的詢問。
高崧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