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介紹神經外科

Print
    資料來源:神經外科       

    前言:
    大多數人一聽到“神經外科”,很自然地就會和開腦手術聯想在一起。台北市發生的邱小妹事件,更凸顯神經外科在急症醫療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實神經外科服務和研究的領域遠遠超過這些。神經外科是一個精細、獨特、高度專業的次專科,舉凡人體所有神經系統,包括腦、脊椎骨及其內的脊髓神經和分布全身各處的周邊神經的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均包含在其中。

    神經外科的歷史:
    神經外科的發展是19世紀以後的事,隨著抗生素的發明和消毒技術的改良,加上麻醉技術的改進,開顱手術才有成功的可能。至於現代神經外科的發展,則是從電腦斷層攝影及顯微手術的發明,才讓手術的成功率大幅提升。近來磁振造影檢查使診斷更為精確,手術技術方面:配合神經導航系統及神經內視鏡的應用,使手術也可以朝向微創傷口的趨勢。目前我們更目睹神經科學不斷蓬勃發展,包括神經生理學、分子生物學、基因治療、電腦科技應用等,在在顯示神經外科是一門最有趣、最有潛力的臨床科別。

    神經外科的訓練:
    神經外科是衛生署認定的獨立次專科,專科醫師訓練條件最為嚴格,除軟硬體設備需符合條件外,每八名專科醫師才能訓練一名住院醫師,且訓練時間長達六年,是所有專科訓練時間最長者。

    臨床服務範圍:
    1.開顱手術:如車禍腦傷、腦中風出血、腦瘤、腦血管疾病等。成功的開顱手術還需要小心、專業的術後加護病房照顧,因此各大醫學中心都有獨立的神經外科加護病房,才能提供高品質的專業照顧。如果在急診室臨時挪出一個床位來照顧開顱病患,其品質可想而知。
    2.脊椎脊髓手術:如脊椎損傷、骨折、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脊椎狹窄、腫瘤、膿瘍等。脊椎分為7節頸椎、12節胸椎、5節腰椎和薦椎。全世界都一樣,從事脊椎手術的醫生,來自神經外科和骨科。因為訓練背景的不同,骨科醫師比較專注於脊柱本身的手術,且少接觸頸椎手術。神經外科醫師因為熟悉顯微手術,所以可以治療所有頸椎、胸椎、腰椎、脊柱和神經的疾病,但較少治療單純脊柱側彎的病人。目前脊椎手術正蓬勃發展,各式各樣的治療方式,讓人眼花撩亂更叫一般人無所適從,包括顯微手術、內視鏡手術、雷射燒灼術、支架植入、人工椎間盤、椎體成型術等琳瑯滿目。本科有各種治療方式,但是治療方式的選擇,必須根據病人的年齡、個別狀況判斷。以一種方式治療所有病人,是最不負責任的做法。
    3.周邊神經手術:如腕道症候群、臂神經叢損傷及其他周邊神經病變。這部分手術的風險較低,且和整形外科有部分重疊。
    4.立體定位及功能性手術:包括手汗症、三叉神經痛、半邊面肌痙欒症、難治疼痛、巴金森氏症等運動障礙、癲癇症、強迫症等。

    結語:
    本科發展至今,無論軟硬體設備、治療成果均已達一流水準。從開院初起潘榮貴主任(轉任前省立旗山醫院院長)奠定發展的基礎,何治軍主任使本科進步發展。其間更需要感謝很多兄弟知識和青春的付出,包括方文貴醫師、黃啟祥醫師、張哲浣醫師、程國忠醫師和董明正醫師等。目前本科同仁氣氛融洽、合作無間,我們對前景充滿信心,並會堅持理想、力臻完美,繼續追求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教學、研究的理想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