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神經疾患

Print
    半身偏癱(中風)病患: 食不下嚥,怎麼辦?─ 淺談中風病人的吞嚥障礙


    1.前言:
    『我爸爸自從中風後就一直吃得不好,一頓飯都花好久的時間才吃完,餵食時也老是嗆到,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這樣的對話常常會在病房與診間聽到,我想這應該是很多中風病患家屬共同的心聲吧!對於一個有吞嚥障礙的病人,除了藥物以及外科治療之外,究竟我們還可以為他做些什麼呢?

    2.正常的吞嚥生理:
    在討論異常的吞嚥動作之前,我們應該先瞭解正常的吞嚥過程。基本上,一個正常的成人其吞嚥可大分為三個步驟:口腔期、咽喉期、食道期。所謂口腔期即是將食物變成食團的過程,這動作必須嘴唇緊閉的功能良好,舌頭可自主的往各個方向移動,這期是整個吞嚥過程中唯一可以經由意識控制的,而且其持續的時間可長可短。接下來,食團經舌頭往後推送經過前咽門誘發「吞嚥反射」就來到第二期,吞嚥反射包括了四個最主要的動作:(1)軟顎往上往後頂,避免鼻腔逆流(2)氣道關閉(3)咽縮肌收縮推動食團往下(4)環咽肌舒張以打開進入食道之門。吞嚥反射結束後,接下來的第三期就是食團順著食道的蠕動波繼續往下推送到達胃部。在以上三大吞嚥步驟中,其中任何一個動作發生障礙,就會在臨床上出現症狀,必須積極的加以處理。

    3.吞嚥障礙的評估
    要如何區別這個病人是真正的吞嚥功能受損,還是他只是沒有食慾而不想吃東西。首先,由臨床上的表現就可以略知一二:平時有很多口水流出嘴邊;說話有咕嚕聲;吃東西有嗆咳的情形;用餐後,口腔中依然有很多食物殘渣;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甚至發燒(吸入性肺炎的表現)等等。當有以上的情形就可以高度懷疑是否有吞嚥障礙,可以向醫生請教,這時若症狀明顯就立即加以治療;若還不確定,就可以排個電視螢光攝影的檢查來確定診斷。

    4.吞嚥障礙的復健治療
    一旦確定病人有吞嚥障礙,我們還要瞭解到底是哪一期有問題,才能根據不同的位置做訓練。譬如說:若「口腔期」受損,我們可以教病人做一些嘴唇與舌頭的運動:嘟嘴、癟嘴、用力張開雙唇、嘴唇緊閉將雙頰鼓起、讓舌頭往上下左右動、或請病人練習發唇音與舌音,如:ㄅㄆ、ㄉㄊㄌ等。若病人受傷的位置是在「咽喉期」,可能是吞嚥反射的延遲或喪失,這時我們可以用溫度刺激法來誘發。甚至有些環咽飢無力的病人可以教他們做「Hawk運動」。當病人正在吃東西時有什麼可以幫他的嗎?一般來說,中風病人常常是半邊癱瘓,同樣的,吞嚥肌也可能只是單邊無力,我們可以讓病人頭傾向好側、轉向患側,借重力作用讓食物由好邊吃下。其他的代償的方法包括:安全吞嚥法、用力吞嚥法、或是改變食物的黏稠度:大體而言,液體比固體更容易嗆到;所以對於吞嚥有問題的病人餵食液體應該要更小心。至於「食道期」受損的病人,可能沒有辦法藉復健方法來幫助他,請教外科醫師尋求手術治療才能獲得永久的改善。

    5.結語:
    古語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可以大口吃肉、大碗喝湯一直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所以對於那些因中風而引發吞嚥障礙的病人,如何讓他們可以安全的經口進食,提升其生活品質,是我們大家必須共同努力去達成的目標。
    作者 孫淑芬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