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認識
呂聆音主任(112-09-01)
紅斑性狼瘡為一種慢性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系統缺失,製造多種自體抗體,或攻擊自體的細胞,或於組織沉積,或於血中形成免疫複合體導致血管炎,引發多樣化的臨床症狀,組織發炎與器官傷害。常受侵犯的器官依序為關節,血球,皮膚,腎臟,漿膜,腸胃,神經,心臟或肺部。
發生率:好發於15至45歲生育年齡的女性,女男比約 9-13:1。
形成原因:病因仍未確定。內在的遺傳基因、內分泌與微生物叢,外在的環境因素包括紫外線、病毒感染、抽菸、藥物等皆有關。
臨床症狀:
(一) 一般徵象:如胃口不佳、倦怠、輕微發燒、肌肉酸痛、體重減輕等。
(二) 皮膚:多樣性皮膚表徵,如兩頰蝴蝶斑、圓盤狀紅斑、紅斑丘疹、光敏感、口腔或鼻腔潰瘍、掉髮、血管炎、
紫斑、脂層炎或雷諾氏症等。
(三) 肌肉骨骼系統:肌肉、關節酸痛甚而發炎,多為對稱姓。嚴重關節腫脹積水的情況不常見,因此較少造成關節
破壞。
(四) 血液:大部分病人多少會有血液學表現,如貧血、白血球減少、淋巴球減少、或 血小板低下等。
(五) 心、肺臟:常見如心包膜或肋膜炎、積水等,而有咳嗽、胸痛等症狀。少見如間質肺炎、肺出血、
肺動脈高壓、肺栓塞、心內膜病變、心肌病變等,嚴重時可能咳血、呼吸困難、呼吸衰竭等現象。
(六) 腸胃道: 輕如食慾不振、噁心等一般胃腸症狀,重如腹部血管炎、急性胰臟炎,表現持續性腹痛,
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七) 腎臟:腎臟受侵犯可以無症狀、尿液出現泡泡、夜尿,嚴重時可引發全身水腫,甚至腎衰竭。
(八) 神經精神系統:中樞神經病變如癲癇、精神異常、頭痛、脊髓病變、認知障礙,或周邊神經病變如單神經炎、
多發性神經炎等,雖不常發生,但可能會留下永久的功能缺失。
如何確定診斷:
目前臨床醫師都採用美國風濕病學會於1997年所修訂公佈的11項要點作為診斷依據:
(一) 臉頰紅斑(蝴蝶斑)
(二) 圓盤狀狼瘡
(三) 光敏感
(四) 口腔或鼻腔潰瘍
(五) 關節炎兩處以上
(六) 心包膜炎或肋膜炎
(七) 腎病變:
1) 單次尿蛋白3+或每日尿蛋白總量超過 0.5 公克以上,或
2) 尿檢出現紅血球,血紅素,顆粒性,或腎小管上皮細胞圓柱體
(八) 神經病變:癲癇發作或精神異常
(九) 血液病變:
1) 溶血性貧血,或
2) 白血球大於兩次低於四千,或
3) 淋巴球大於兩次少於一千五百,或
4) 血小板出現一次少於十萬
(十) 免疫病變:
1) 抗雙鏈去氧核醣核酸(dsDNA)抗體陽性,或
2) 抗史密斯(Sm)抗體陽性,或
3) 抗磷脂抗體陽性:包括IgG或IgM抗心磷脂(cardiolipin)抗體,或狼瘡抗凝血因子(lupus anticoagulant),
或梅毒血清反應偽陽性。
(十一) 抗核抗體(ANA)陽性
如果符合上述四項或四項以上,即可診斷為SLE。
藥物治療:
(一)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常使用於較輕的症狀,如關節炎、肋膜炎等。
(二) 抗瘧藥物:治療SLE之必要用藥。對皮膚或骨骼肌肉病變,或輕度之全身症狀有相當療效。長期使用具有可
減少類固醇使用劑量,降低復發率,保護器官減少傷害,降低死亡率四大實證好處。
(三) 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作用快,有效降低發炎,減少器官傷害。
(四) 免疫抑制藥物:重大器官侵犯, 如腎炎、神經病變、嚴重心肺病變、血液病變或血管炎時使用。
(五) 生物製劑:中重度SLE,使用類固醇與免疫抑制藥物標準治療無效後使用。
疾病的預後:只要能定期追蹤,規則接受適當的治療,十年存活率己高達90%以上。切勿自行減量或停藥, 以免病情惡化,對生命及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及傷害。
女性病人婚後可生兒育女嗎?
女性 SLE 病人只要病情控制穩定達六個月以上,即可考慮懷孕生育。懷孕期間病情有可能因賀爾蒙變化轉劇,最容易發生在懷孕最後三個月或產褥期,更需要密切追蹤病情,適時調整治療,穩定病情。
自我照顧之原則
(一) 保持平穩情緒,減少緊張環境刺激,適當舒緩生活壓力。
(二) 按時服藥,勿自行增減劑量及停藥或服用偏方,隨時與醫師保持聯絡。
(三) 充足的睡眠與休息,適當運動,避免勞累、熬夜及吸菸。
(四) 關節的保護:避免過度使用與施壓患處關節,適度保暖。
(五) 皮膚照護:
1. 勿隨便塗抹未經醫囑的藥物、油膏等。
2. 避免過度日曬,多使用防曬產品。
3. 保持皮膚清潔與保濕。
(六) 預防感染:維護健全的抵抗力,避免感染上身。
(七) 牙齒保健:多補充鈣質及維生素 D,維持良好的口腔衛 生。
(八) 懷孕注意事項:女性 SLE 病人只要病情穩定達六個月以上,即可懷孕生育。懷孕期間更需要密切追蹤病情,
適時調整治療,穩定病情。。
(九) 避孕:使用低劑量口服避孕藥及子宮內避孕器,不會加重 SLE 病情。
(十) 雷諾氏現象:保暖,減輕壓力,規則運動,戒菸,皆可降低雷諾氏現象的發生。
警語:所有衛教資訊內容僅供參考使用,無法取代醫師診斷與相關建議,若有身體不適,請您儘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