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方法:
Electrode
生物參考區間(REFERENCE RANGE):1.12~1.32 mmol/L
干擾物質:
- 勿使用含有EDTA、fluoride、oxalate、citrate的採血管採血,因為這些物質與鈣有螯合現象,而使鈣濃度偏低。
- 採血時,若有血液停滯現象則會使鈣離子濃度增加。
- 採血時,若先將血打入含有EDTA的CBC採血管,則EDTA會與血中鈣離子產生螯合作用,而使鈣離子濃度減少。
- 開蓋或檢體放置過久,亦會造成游離鈣離子之減少。
臨床意義 or 實驗室解釋:游離鈣具生理活性功能,游離鈣濃度一旦異常,會影響神經傳導、肌肉收縮、腺體分泌、細胞移動及酵素活性等正常功能,血鈣的平衡是靠著副甲狀腺素 (PTH)、維生素 D 及抑鈣素 (calcitonin) 三者協調控制,這項調控機制的運作,完全取決於血中游離鈣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