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矯正僵直膝步態的股直肌轉移手術

Print

    髖關節屈肌延長手術

    高雄榮民總醫院骨科部 主治醫師張維寧

     

    甲、臨床表現:腦性麻痺的孩子常常伴有髖關節屈肌比伸展肌強的問題,所以會有下蹲翹臀的的步態。這種異常的姿勢常常會在膕旁肌被放鬆之後變得更加明顯。這是因為膕旁肌經過髖關節和膝關節,它們不但是膝關節的彎屈肌,同時也是髖關節的伸展肌;如果將膕旁肌放鬆,髖關節的伸展也會變弱,所以呈現更明顯的骨盆前傾和翹臀姿勢。這時候患者上身也會被帶著向前傾,重心還是不平衡。如果病人上身努力挺直,勉強達到平衡,這時變形的部位就成為腰椎,呈現出來的姿勢就是凸肚的樣子,要維持平衡依舊十分的辛苦。

    乙、臨床檢查:病人躺臥時,將一邊的髖關節作極度彎曲,這時可以將骨盆前傾矯正回來。如果另一側髖關節有屈肌過緊的現象,那另一側的大腿就會翹起來,無法緊貼檢查床,這稱為湯瑪斯檢查(Thomas test)。此外在步態分析的運動學檢查可以發現髖關節在著地期和擺盪期交界時的伸展角度降低,動力學檢查可以發現伸展肌需持續用力以抵抗彎曲的力道。

    丙、手術方式:病人平躺,在骨盆前上脊偏內側一點處做切口,在腸肌的最深處找到腰肌的肌腱加以放鬆。這時髖關節屈肌仍有腸骨肌的的作用,所以無力的現象較不嚴重。如果患者是嚴重的腦麻且預估未來沒有步行能力,那麼可以考慮使用放鬆髖內收肌的傷口,一併將髂腰肌和腸骨肌的肌腱在股骨小轉子處打斷,如此雖然徹底放鬆屈肌,但也失去抬腿步行的能力。術後患者不需特殊固定,在手術疼痛消解後可立即站立作復健運動。

    丁、注意事項:手術後復健可加強髖關節伸展肌群的肌力,以維持手術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