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感染科

Print

    核心價值:我們的核心價值是真誠與卓越。

    真誠:出自內心,真誠對待。

    卓越:與眾不同,樹立專業。

           感染科是榮民總醫院系統中的一大特色,擁有自己的病房及獨立的隔離病房,執掌的業務包括:院內感染管制、疫情監測、感染症病患照顧、會診及全院抗生素使用諮詢等,內容廣泛而全面。

           自79年開院以來,我們一直以服務、教學及研究三大方向作為努力的目標。起初是以服務及教學為主,並逐步打好研究基礎。在具體落實病患服務方面,全年無休的每日主治醫師巡房、病患出院預掛門診服務,以及病患住院時的各種檢查及玻片染色等,均由照護團隊及時而迅速的提供專業服務。多年來,這些措施使醫病關係和諧,並由病患口耳相傳,使外院轉診指名高雄榮總感染科的病患所在多有,急診部醫師亦會諮詢感染科醫師在急診的各式疑難雜症,互相討論,給予患者最合適的住院建議。而在92年5月南台灣「世紀瘟疫SARS」飆至最高點時,高雄榮總沒有發生任ㄧ員工或病患之院內感染,使高雄榮總感染科照護病人及感染管制的能力得到肯定,接續起疾病管制局防制感染症醫療網之重任。此後,亦有111年在台灣社區大量爆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造成各臨床單位的擔憂與恐慌,亦由院方責成感染科主導全院新冠病患的分流、各式檢驗/開刀動線的設計、以及新冠輕重症病人的照護,再加上各單位的配合協助,使本院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仍能維持相當的醫療量能,服務高屏區的病患。此外,對於不明原因死亡的患者,本科亦積極爭取病理解剖數達127例,以給家屬正確的診斷,並留下寶貴的經驗給後輩學習。

           教學方面,我們深信良好的教學是讓新進醫師認識感染症的捷徑,而教學相長是我們奉行的圭臬,因此,各主治醫師除日常查房教學之外,本科每週均有兩次以上的教學活動,住院醫師由瞭解本科進而嚮往本科,最後投入本科的,大有人在,即使未踏入感染症醫師的行列,正確的感染症診斷與用藥方式,亦透過扎實的教學,傳遞到這些新進的醫師身上,使合適而正確的診斷或轉介感染症能更多面向的在醫學教育中扎根。本科並於83年評鑑為「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專科醫師訓練醫院」,先後有來自其他醫院的醫師到本科接受感染症專科醫師訓練,肩負起訓練南部感染症醫師的重要一環。同時本科亦參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學士後醫學系感染症學之教學,使教學的面相向下深化至醫學生,期能為醫學教育共同努力。

           研究方面,本科在開院之初即向衛生署爭取到南部地區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及性病防治經費,充實我們的研究設備,也建立了感染症研究的基礎,更參與多項國際臨床研究,為感染症的研究推進一起努力。現在除了本院之研究計畫外,本科也多次申請國家衛生研究院、衛服部、科技部的研究計畫,在繁忙的臨床業務中,亦積極將臨床與研究結合,使每日的臨床所見,成為研究推進的基石。同時本院也設立有P3級微生物實驗室,使本科針對病毒及結核菌的研究,可在相當安全的作業環境下執行。

           支持感染科長期發展之背後為一「財團法人鄭德齡醫學發展基金會」,此基金會為紀念鄭故院長德齡接受各界小額捐款而於86年10月29日成立。每年不定期,不定額支助同仁出國進修及開會。另於每年三月與「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舉辦各類「感染症抗微生物製劑治療」研討會及制定「感染症治療準則」,依照台灣本土的資料與實證,提供台灣地區的臨床醫師更貼近實務的治療指引。並自94年起,每年6月至8月支助各大醫院醫學生暑期感染症及微生物學研究訓練計畫之Summer Student Study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3S for ID),於當年9月舉辦發表會,期能激發醫學生對感染症的興趣,進而未來投身於感染症的領域。

           回顧本科開院以來在高雄地區的經營:服務方面有目共睹,數十年來我們兢兢業業,入住感染科的病人在高雄榮總感染科團隊的照護下,多能解出謎團,病況獲得緩解;教學方面,本科屢次被住院醫師及實習醫師評為教學優良單位,我們將持續地將感染症診斷及用藥的觀念傳承給新進醫師,希望能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身感染症醫師服務的行列;在研究方面,在醫院研究計畫及國內各項研究計畫的支持,再加上「財團法人鄭德齡醫學發展基金會」之支助,我們持續將臨床所見轉化為研究的內容,期望研究成果可為感染症研究的推進,盡一份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