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邊動脈血管阻塞
週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病人隨著血管阻塞嚴重的程度,會有以下病情的發展。起初由於腿部肌肉因運動而引起的缺血缺氧造成間歇性跛行,這樣的症狀通常會因為走路而引發,因休息而舒解,而以小腿的肌肉最常發現。如果動脈阻塞的位置比較高位,可能也會有大腿及屁股痛的情形。
其次是缺血更厲害時,連休息狀態都無法獲得足夠的供血量而產生休息疼痛或夜間疼痛的情形,通常病人會坐起來或下床走走才會比較舒服。到最後就組織壞死,腳趾頭會壞死和變黑。此外,如果不小心受傷而有小傷口時,便會演變成潰瘍。
有週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病患,若能早期就醫,通常預後是不錯的。常有些老年病患,平時都去西藥房買些「止痛藥」,等到腳部發黑才知道就醫,通常治療的結果較不理想。因此如果有「一走路腳就痛,而且愈走愈痛」的情形,應及早就醫檢查及治療,通常可免於之後的症狀惡化而需要截肢的命運。
一般的療法: 1. 手術 2. 藥物3. 輔助性的療法。輔助性的療法,如(1)禁菸(2)治療糖尿病(3)改善高血脂(4)改善貧血/多血的現象(5)改善其他系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衰竭)(6)避免使用B型阻斷劑 (7)減肥(8)適度運動。其中以抽菸是最大的危險因子,因為它會造成動脈硬化加速,血管收縮並且會抑制側肢循環的形成。
在進行血管重建後,仍然要預防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如移植血管栓塞、出血、感染及動脈瘤形成等的可能性,因此定期追蹤,常規服藥是確保安全的唯一方法。病人本身要注意的,就是在出院後,一定要戒菸(包括二手煙),改善高脂血症,糖尿病並且多運動,定期服藥,才是改善生活及病情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