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醫療專題

Print
    淺談肝病與中醫治肝之法
    一、 台灣肝病之現況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103 年死亡人數為162,911 人,十大主要死因仍以惡性腫瘤46,095 人占28.3%最多,其中肝和肝內膽管癌人數為8179(17.7%)
    居惡性腫瘤第二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4,962 人占3.0%,高居十大死因第九位,若兩者相加,則有超過一萬三千人因肝病而喪命。因而如何進一
    步提高肝病的臨床療效,預防肝病的發生與傳播,保障台灣民眾的身體健康,是醫學界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 一『肝』各表
    1.中西大不同
      中醫的「肝」與西醫的「肝」,定義上大不相同。西醫的「肝」,指的是消化系統的「肝臟」,中醫的「肝」範圍要比與西醫的「肝臟」大得多,
      因此中醫師會跟病人解釋是「肝」有問題,不是「肝臟」有問題。
    2.認識中醫的「肝」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
      故稱之為「剛臟」。
    3. 肝氣的疏泄作用,調暢全身氣機,使臟腑經絡之氣的運行通暢無阻。
       肝氣的疏泄功能失常,稱為肝失疏泄,如抑鬱傷肝,肝氣不舒,稱為「肝氣鬱結」,臨床表現多見悶悶不樂,悲憂欲哭,胸脅、兩乳或少腹等部位
       脹痛不舒等。若暴怒傷肝,或氣鬱日久化火,導致肝氣亢逆,稱為「肝氣上逆」,表現為急躁易怒,失眠頭痛,面紅目赤,胸脅乳房走竄脹痛等。
    4. 肝藏血的生理意義主要是指肝貯藏充足的血液,可化生和涵養肝氣,使之沖和暢達,發揮正常的疏泄功能。《素問‧五藏生成》說:「人臥血
        歸於肝」,睡眠不足的人常可見肝陽上亢的症狀,如頭痛、高血壓等。肝貯藏充足的血液,:可濡養肝及筋目,使其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素
        問‧五藏生成》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如果肝臟有病,可出現肝血虛虧,濡養功能減退的症狀,
        如兩目乾澀昏花,筋脈拘急麻木。
    三、 中醫對肝炎的治療
    肝炎疾病的變化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表癥。根據中醫的辨證論治法則詳分為各種證型,如:濕熱鬱結證、肝鬱脾虛證等,再依證型
    進行辨證論治。將中醫醫籍的論述與現代醫學的發展相結合,在掌握中國醫學辨證施治的原則之下,將臨床辨證與辨病相結合。
    1.濕熱鬱結證:多見於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
       臨床表現為面目及全身發黃而色澤鮮明,口黏口苦,口渴欲飲或飲而不多,脅脹脘悶,肝臟腫大,噁心厭油,納差,溲黃,大便黏滯穢臭或先乾後溏,肢體困重,倦怠乏力,或出現肝掌、蜘蛛    痣,舌苔黃膩,脈弦數或弦滑數。治則:清熱化濕。處方:甘露消毒丹加減
    2.肝鬱血瘀證:多見於慢性活動性肝炎
       臨床表現為身目發黃而晦暗,面色黧黑,脅下有癥塊,脅腹刺痛不移,按之痛甚,脘腹脹滿,得矢氣後稍緩解,腹部青筋顯露,頭頸胸背有血痣,皮膚可見赤縷紅絲,蜘蛛痣,肝掌;女子行經    腹痛,經水色暗有塊,舌質暗或有瘀斑,脈沈細澀。治則:活血化瘀。處方:血府逐瘀湯加減。
    3.膽熱鬱積證:多見於急性、亞急性重症肝炎和膽囊炎、膽管炎及膽結石等病。
       臨床表現為右脅灼熱疼痛,按之痛甚,口乾口苦,不喜油膩食物,胃納呆,噁心嘔吐,胸脅苦滿,大便乾結,或伴惡寒發熱,甚者目黃身黃,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弦數。治則:疏肝利膽,    清熱消瘀。處方:茵陳五苓散加減。
    4.肝鬱脾虛證:多見於慢性肝炎、重症肝炎的恢復期臨床表現為脅肋脹滿疼痛,胸悶善太息,精神抑鬱或性情急躁,納食減少,口淡乏味,脘痞腹脹,午後為甚,少氣懶言,四肢倦怠,面色萎      黃,大便溏泄或食穀不化,每因進食生冷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加重,舌質淡有齒痕,苔白,脈沈弦細。治則:疏肝健脾,處方:逍遙散加減。
    5.肝腎陰虛證:多見於肝炎後期
       臨床表現為腹大脹滿,甚則青筋暴露,腰膝痠軟,四肢拘急,筋愓肉潤,頭暈目眩,耳鳴如蟬,兩目乾澀,口乾咽乾,失眠多夢,潮熱或五心煩熱,形體消瘦,面色暗黑,毛髮不榮,牙齦出      血,鼻衄,男子遺精,女子經少經閉,舌體瘦,舌質紅絳,少津,有裂紋,花剝苔或少苔,或光紅無苔,脈細數無力。治則:滋補肝腎。處方:一貫煎加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