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醫療專題

Print
    濕疹的中醫治療
    古人看法
    濕疹在中醫屬於「瘡」、「風」、「癬」的範疇。
    在古代典籍出現過的相關名詞,常以病症部位命名如腎囊風、唇風、白屑風、面遊風、四彎風、掌心風、乳頭風、旋耳瘡。或依型態而命名如浸淫瘡、血風瘡、、頑癬、螞蟻窩等。
    中醫看病因
    本病之病灶表現可歸為風、濕、熱、瘀等。
        風症的特點是病灶游移不定處,這周在手下周在腳,伴有癢感。
        濕症則病灶滲液多或夾水泡、膿液,病情遷延難癒。
        熱症則見病灶色紅,觸摸時熱。
        瘀則指久病,皮膚出現苔癬樣病變、或增厚,皮下出血。
    辨證選藥
    發病急性期,治療用藥以風、濕、熱的比重決定清熱、除濕、散風藥物的比例,常見清熱藥物如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子、大黃、牡丹皮、蒲公英等。利濕藥如薏苡仁、茯苓、土茯苓、蒼朮、白朮、桑白皮等。散風藥如荊芥、防風、刺蒺藜、白癬皮、蟬蛻、金銀花等。病灶若見有瘀積性則有瘀,可加入活血藥物如牡丹皮、丹蔘、赤茯苓、當歸、川芎、蘇木等。
       皮損發生的部位如在乳頭、耳部、外陰等與肝經有關,可酌加龍膽草、鉤藤、柴胡等。若出現在眼瞼、腿前內側則與脾經有關,可選用山藥、白朮、黨蔘。 臉頰、腿前外側則屬於身體胃經循行部位,可兼用麥門冬、蒲公英、知母、石膏等藥物。
    從根本治療
        以患者體質而言,平素口渴思飲,大便乾硬,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就屬於陽盛的熱性體質;頭昏、咽中痰哽、大便黏膩者為痰濕體質;常熬夜、身體煩熱,口乾但喝水不多,手腳心熱,舌尖紅少苔者屬陰虛有熱體質;怕冷,疲倦,口不乾,大便稀軟,舌體大而有齒痕,肌肉鬆軟者則屬陽氣虛質。
    生活起居
        命名為「濕疹」可知在中醫認為此病與濕相關,因此日常生活中流汗或洗澡後要以毛巾輕拍吸水維持乾爽。飲食中減少調味料尤其香辛及辣味、料理方式不用油炸及燒烤減少熱症。早睡早起,勿熬夜、心情輕鬆,減少壓力則是萬病皆然的中醫養生法。
    小結
        總體而言,中醫在治療濕疹時要考慮病患的體質,病灶的表現、以及病灶出現的部位,整體評估過後才能開出最適合患者的處方,一般而言急性期多以處理病灶症狀為主,緩解期則以改善體質為重點。只要耐心服藥,飲食有節,勞逸有度就能逐漸減少發作頻率與嚴重性。
    :::